部首查字

共 297 个部首

部首是汉语字典的排序方式之一,可以极大的提高查字效率。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全是部首。 汉典籍网的汉语字典对简繁汉字的部首采取兼收并取,整理了297个部首,按部首的笔画数从小到大分组排序。

什么是部首?

部首是依照汉字型态和偏旁所分的门类,而所有汉字势必分类在某个部首中。

部首的概念由东汉文字学家许慎于公元100年(永元12年)所著之《说文解字》所创,共立540个部首。从此字书一般使用部首作为汉字的检字方式。之后的许多字书模仿《说文解字》,以部首来分类汉字。如《玉篇》(542个部首)、《类篇》(540个部首)等,它们使用的部首几乎与《说文解字》相同,不易检索的缺点仍在。

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成书的《康熙字典》的共214个部首,是后来大部分字典部首的蓝本,为了方便查询,部首跟笔划区分。

部首原则上是表示一组文字的共通意义,部首所在位置并不固定。汉字的90%是形声字,形声字是由表示意义的“形符”与表示发音的“声符”组成的。形声字多使用意符为部首,有助于容易判断部首的部分。然而,会意字则是完全由“形符”所组成,所以难以判断何者为部首。

为求搜寻的方便,有些部首的归类与字义无关。例如按照原则,所有象形字都应该自成部首,但这样会造成很多象形文字的部首仅有这个字。所以像是“”“”“”这些象形字,全部归类到“田部”。另外,甚至有“亠部”这种原先没有的文字,专做字形分类用而制造的部首。

偏旁是部首作为左旁或右旁时的称呼。例如“心部”作为左偏旁时,如“ ”“ ”“ ”,会变形为三划的“”(忄是汉字部首,由“心”演变而来)。又称为“ 竖心旁 ”。放在文字下方时,有“ ”“ ”两种外形。但这些变化都不妨碍其归入“ 心部 ”。

汉典籍网的汉语字典为您提供汉语拼音偏旁部首汉字笔画等不同的索引排序方式方便查字。

各个部首在汉字中的占比

汉典籍网汉语字典中收录各类汉字92800多个, 其中字数最多的是口部,共计3405个,3.669%, 其次是木部,共计3212个,3.461%。

排名部首占比(字数)
1
3.67%
3405
2
3.46%
3212
3
3.00%
2780
4
2.95%
2742
5
2.27%
2104
6
2.06%
1908
7
2.01%
1865
8
1.94%
1800
9
1.78%
1656
10
1.67%
1548
11
1.62%
1500
12
1.47%
1365
13
1.46%
1353
14
1.45%
1344
15
1.43%
1325
16
1.37%
1273
17
1.36%
1258
18
1.33%
1231
19
1.32%
1224
20
1.31%
1216
21
1.27%
1177
22
1.26%
1169
23
1.20%
1113
24
1.16%
1078
25
1.16%
1076
26
1.08%
1006
27
1.02%
949
28
0.99%
919
29
0.97%
902
30
0.88%
816
31
0.88%
816
32
0.84%
778
33
0.81%
755
34
0.79%
734
35
0.77%
711
36
0.75%
698
37 广
0.71%
662
38
0.71%
656
39
0.69%
645
40
0.65%
604
41
0.63%
588
42
0.63%
586
43
0.63%
585
44
0.62%
576
45 ⺿
0.61%
565
46
0.61%
564
47
0.60%
558
48
0.60%
557
49
0.59%
547
50
0.59%
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