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ㄈㄨˋ
彳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5FA9 CJK 基本汉字
汉典籍网

部首

彳部

总笔画

12画

部外笔画

9画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TTJT

仓颉

HOOAE

郑码

OIKR

四角

28247

中文电码

统一码

5FA9

笔画

332312511354 撇、撇、竖、撇、横、竖、横折、横、横、撇、横撇/横钩、捺

异体字

𠋩𠣴𠣸𠣾𠤇𡕨𡕴𢕒𢕛𢕶𣸪

字概述

〕字拼音是(fù),部首是彳部,总笔画是12画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彳、复”。

〕字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變形,表示與腳或行走有關上面是聲符“畐”( fú )的省形,有“腹滿”義,在字中亦兼有表義作用後來繁化,加義符“彳”( chì ),表示行走,本义是返回,回來。

〕字仓颉码是HOOAE,五笔是TTJT,四角号码是28247,郑码是OIKR

〕字统一码(UNICODE)是5FA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十进制:24489,UTF-32:00005FA9,UTF-8:E5BEA9。

〕字异体字是 𠋩𠣴𠣸𠣾𠤇𡕨𡕴𢕒𢕛𢕶𣸪

字笔顺

横折
横撇/横钩

字的意思

简:

1 ㄈㄨˋ

基本解释

1 還,返回。《爾雅•釋言》:“復,返也。”《説文•彳部》:“復,往來也。”

2 恢復;康復。《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三去相,三復位。”

3 報復。《韓非子•内儲説上•七術》:“故越王將復吴而試其教。”

4 報答。《漢書•匈奴傳下》:“以復天子厚恩。”

5 告訴;回答;回覆。《小爾雅•廣言二》:“復,白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是以王辭而不復。”

6 抵償;償還。《禮記•曾子問》:“除喪則不復昏禮乎?”

7 實踐;履行。《論語•學而》:“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8 事畢。《穀梁傳•文公八年》:“未復而曰復,不專君命也。”

9 遏止。《淮南子•時則》:“規之為度也,轉而不復,員而不垸。”

10 免除(徭役或賦稅)。《洪武正韻•屋韻》:“復,除也。”

11 寬宥;優待。《吕氏春秋•當賞》:“故復右主然之罪。”

12 安寧;安撫。《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季氏之復,天救之也。”

13 古稱人死後招其魂歸來。《周禮•天官•夏釆》:“夏釆掌大喪,以冕服復于大祖,以乘車建綏復於四郊。”

14 六十四卦之一,卦形為䷗,震下坤上。《易•復》:“雷在地中,復。”

15 副詞。➊表示重複或繼續,相當於“再”。《論語•述而》:“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➋表示反問或加強語氣。《樂府詩集•雜曲歌辭•焦仲卿妻》:“兒已薄禄相,幸復得此婦。”➌表示頻度。相當於“又”、“也”。晋陶潛《讀〈山海經〉十三首》之八:“不老復不死,萬歲如平常。

16 連詞。表示並列關係。相當於“又”、“與”。唐王維《雪中憶李楫》:“長安千門復萬户,何處躞蹀黄金羈。”

17 助詞。起補充或調節音節作用。《樂府詩集•横吹曲辭•木蘭詩》:“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户織。”

18 通“複”。➊雙重;夾層。如:复姓;复線。《禮記•明堂位》:“復廟重檐。”➋重複;再來一次。《玉篇•彳部》:“復,重也。”

19 通“覆”。➊覆蓋。《荀子•臣道》:“以德復君而化之,大忠也。”➋傾覆。《易•泰》:“城復于隍,勿用師。”➌考求。《墨子•尚同中》:“方今之時,復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長之時。”

20 通“腹”。➊肚子。《睡虎地秦墓竹簡•治獄程式》:“甲到室即病復(腹)痛。”➋厚盛。《吕氏春秋•季冬》:“氷方盛,水澤復。”

21 通“”。地室。《詩•大雅•緜》:“陶復陶穴,未有家室。”

22 古州名。➊治今湖北省仙桃市西。《集韻•屋韻》:“復,州名。”➋治今遼寧省瓦房店市。遼、清二代置。

23 姓。《正字通•彳部》:“復,姓。元,復見心。”

详细解释

1 形聲。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變形,表示與腳或行走有關。上面是聲符“畐”( fú )的省形,有“腹滿”義,在字中亦兼有表義作用。後來繁化,加義符“彳”( chì ),表示行走。本義:返回,回來。

2 同本義。

引证 ,往來也。 《說文》 反覆其道。 《易 · 復》 公歸不 《詩 · 豳風 · 九罭》 揚觸捆 《儀禮 · 大射儀》 無往不 《易 · 泰》 卒乃 《書 · 舜典》 不遠而,先典攸高。 南朝樑《與陳伯之書》 數請之,朱亥故不謝。 《史記 · 魏公子列傳》 死者不可生。 《公羊傳 · 襄公三十年》 旦兮。 《書 · 大傳》 言不可也。 《論語》

例如 復還(回返)

英文 return to;

3 引申爲恢復。

引证 更若役,若賦,則何如? 唐 · 柳宗元《捕蛇者說》 攘除奸兇,興漢室,還於舊都。 諸葛亮《出師表》

例如 復國(恢復邦國);復性(恢復善良的本性);復正(恢復正規、正常);復樸(恢復真樸);復故(恢復照舊);復籍(恢復學籍;恢復國籍)

英文 restore;

4 迴歸,還原。

引证 燕日敗亡,卒至河上,而 齊七十餘城皆爲 齊。 《史記 · 田單列傳》 死者不可生。 《公羊傳 · 襄公三十年》 旦兮。 《書 · 大傳》 言不可也。 《論語》

英文 return;

5 回答。

引证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 明 ·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於王者曰。 《孟子 · 梁惠王上》 王辭而不 《史記 · 司馬相如傳》

例如 復書(覆信,答函);復謝(回拜,答謝)

英文 reply;

6 報復。

引证 縱無被堅執銳者北面匈奴之志。 漢 · 桓寬《鹽鐵論本文》

例如 復怨(報仇)

英文 retaliate;

7 履行,實踐 。

例如 復言(實踐諾言);復踐(履行約定之事)

英文 carry out;

8 古稱人死後招其魂歸來 。

例如 復魂(還魂);招魂復魄

英文 revive;

9 免除[賦稅徭役]。

引证 民有東騎馬一匹者,卒三人。(免除三人的兵役。) 漢 · 晁錯《論貴粟疏》

例如 復除(免除徭役);復租(免除賦稅);復免(免除徭役)

英文 remit;

10 覆蓋。引申爲庇護。

引证 顧我我。 《詩 · 小雅 · 蓼莪》

例如 復土(蓋土);覆載生成(天覆地載,撫育成長。指庇養包容,教育成長);覆瓿(比喻著作沒有價值,只能用來蓋盛醬的瓦罐)

英文 cover; protect; shelter;

副词

11 ◎又,再。中斷再開始 不行不可復者。——《管子·牧民》 司馬相如作凡將篇,無復字。——《漢書·藝文志》 以一至萬,則世世不相復也。——《漢書·賈山傳》 得復見將軍於此。——《史記·項羽本紀》 超復受使,固欲益其兵。——《後漢書·班超樑慬傳》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聊齋志異·狼三則》 復前行,欲窮其林。——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爲《霓裳》後《六幺》。——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又

例如 復籍;復帳(妓女接待第二個客人);復旦(夜盡復明)

英文 res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