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jué ㄐㄩㄝˊ
爫部 共17画 上下结构 U+7235 CJK 基本汉字
汉典籍网

部首

爫部

总笔画

17画

部外笔画

13画

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形声字

五行

五笔

ELVF

仓颉

BWLI

郑码

PVXD

四角

20746

中文电码

3635

区位码

3084

统一码

7235

笔画

34432522151154124 撇、点、点、撇、竖、横折、竖、竖、横、横折、横、横、竖提、点、横、竖钩、点

异体字

𠋓𠕢𠙘𡬠𡭌𢋺𣡫𥥚𥥼𥧀𩰣𩰥𩰦𩰧𩰨

字概述

〕字拼音是(jué),部首是爫部,总笔画是17画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爫、罒、𡬠”,五行属火。

〕字造字法是形声,甲骨文字形,象古代饮酒器,本义是古代酒器。

〕字仓颉码是BWLI,五笔是ELVF,四角号码是20746,郑码是PVXD,中文电码是3635,区位码是3084

〕字统一码(UNICODE)是723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十进制:29237,UTF-32:00007235,UTF-8:E788B5。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表中,序号3421,属常用字

〕字异体字是 𠋓𠕢𠙘𡬠𡭌𢋺𣡫𥥚𥥼𥧀𩰣𩰥𩰦𩰧𩰨

字笔顺

横折
横折
竖提
竖钩

字的意思

1 jué ㄐㄩㄝˊ

基本解释

1 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2 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例如~位。官~。~禄(爵位和俸禄)。~士。

3 古同“雀”。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古代饮酒器。本义:古代酒器。青铜制。

2 盛酒的礼器,形似雀,青铜制,有流、两柱、三足,用以温酒或盛酒,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

引证 ,礼器也。象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 《说文》 实二 《仪礼 · 特牲礼》 殷以斝, 周以 《仪礼 · 明堂位》 奠斝。 《诗 · 大雅 · 行苇》 虢公请器,王与之 《左传 · 庄公二十一年》

英文 an ancient wine vessel with three legs and a loop handle;

3 爵位,爵号,官位。

引证 王者之制禄 《礼记 · 王制》 不让。 《诗 · 小雅 · 角弓》 请卖子。 引汉 · 贾谊《论积贮疏》 通侯。 《汉书 · 李广苏建传》 显位。 明 · 张溥《五人墓碑记》

例如 爵人(有爵位吃俸禄的人);爵敕(分封爵位的敕书);爵谥(爵位和谥号);爵号(爵位的名号);爵等(爵位的等级)

英文 the rank of nobility; peerage;

4 通“雀”。一种鸟,赤黑色。

引证 我有好,吾与尔靡之。 《易 · 中孚》

例如 爵跃(如雀之跳跃。表示欣喜之极);爵踊(足不离地而跳);爵钗(雀形的发钗);爵韦(赤黑色的韦);爵室(古代船上的远望室)

英文 sparrow;

动词

5 ◎授予官爵 。

例如 爵命(封爵受职)

英文 confer a title(of nobility)up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