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jiā ㄐㄧㄚ
疒部 共10画 半包围结构 U+75C2 CJK 基本汉字
汉典籍网

部首

疒部

总笔画

10画

部外笔画

5画

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

形声字

五行

五笔

ULKD86 、 UEKD98

仓颉

KKSR

郑码

TYJ

四角

00160

中文电码

4018

区位码

8072

统一码

75C2

笔画

4134153251 点、横、撇、点、提、横折钩、撇、竖、横折、横

异体字

𦙲𦙺

字概述

〕字拼音是(jiā),部首是疒部,总笔画是10画

〕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加”,五行属木。

〕字造字法是形声。

〕字仓颉码是KKSR,五笔是ULKD86 、 UEKD98,四角号码是00160,郑码是TYJ,中文电码是4018,区位码是8072

〕字统一码(UNICODE)是75C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十进制:30146,UTF-32:000075C2,UTF-8:E79782。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表中,序号4620

〕字异体字是 𦙲𦙺

字笔顺

横折钩
横折

字的意思

1 jiā ㄐㄧㄚ

基本解释

1 伤口或疮口血液、淋巴液等凝结成的东西,伤口或疮口痊愈后,自行脱落。 例如结~。

详细解释

名词

1 ◎痂皮;疮壳。

引证 ,疥也。从疒,加声。 《说文》 ,创也。 《广雅》。按,今谓疮所脱之鳞为痂。 刘邕嗜食 《南史》 数日,疮尽脱。 《聊斋志异 · 翩翩》

例如 痂查(痂皮);痂癞(中医学名词。一种皮肤病);痂皮(伤口或疮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凝结而成的块状物,伤口或疮口痊愈后自行脱落)。又指:伤口或疮口。

英文 crust over a sore; scab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