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ㄈㄨˋ
衤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8907 CJK 基本汉字
汉典籍网

部首

衤部

总笔画

14画

部外笔画

9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字

五笔

PUTT

仓颉

LOAE

郑码

WTKR

四角

38247

中文电码

统一码

8907

笔画

45234312511354 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撇、横、竖、横折、横、横、撇、横撇/横钩、捺

异体字

𠣾𧜰𧟞

字概述

〕字拼音是(fù),部首是衤部,总笔画是14画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复”。

〕字造字法是形声。

〕字仓颉码是LOAE,五笔是PUTT,四角号码是38247,郑码是WTKR

〕字统一码(UNICODE)是890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十进制:35079,UTF-32:00008907,UTF-8:E8A487。

〕字异体字是 𠣾𧜰𧟞

字笔顺

横撇/横钩
横折
横撇/横钩

字的意思

简:

1 ㄈㄨˋ

基本解释

1 夾衣,即有裡的衣服。《説文•衣部》:“複,重衣也。”《釋名•釋衣服》:“有裏曰複,無裏曰襌。。”

2 絲綿衣。《説文•衣部》:“複,褚衣。”《急就篇》:“襜褕袷複褶袴褌。”

3 雙手兵器。三國魏曹丕《典論•自叙》:“余少曉持複,自謂無對;俗名雙戟為坐鐵室,鑲楯為蔽木户;後從陳國袁敏學以單攻複,每為若神,對家不知所出。”

4 土窟。漢桓寬《鹽鐵論•輕重》:“夏不失複,冬不離窟。”一說為夾衣。

5 重複;複雜。《文選•張衡〈東京賦〉》:“複廟重屋,八達九房。”

6 引申為夾層的;雙重的。《後漢書•趙岐傳》:“藏岐複壁中數年,岐作《戹屯歌》二十三章。”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有裏的衣服。即夾衣。

引证 ,重衣也。从衣,复聲。 《說文》 有裏曰,無裏曰襌。 《釋名 · 釋衣服》 夏不失 桓寬《鹽鐵論》

例如 複褌(雙層褲,夾褲);複襦(有裏的短襖);複衫(短襖);複衾(絮有絮棉的大被);複被(絮有絮綿的被)

英文 lined garment, dress,etc.;

2 遠古人居住的洞穴 。

例如 複穴(遠古人所居的土窟);複穾(如洞穴一般幽深的屋子)

英文 cave;

3 中醫指七方之一的複方 。

引证 古者民澤處穴,冬日則不勝霜雪霧露,夏日則不勝暑熱蚊虻。 《淮南子 · 氾論》

例如 複藥(指由複方配製的成藥)

英文 compound;

形容词

4 重複;繁複。

引证 山重水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 陸游《遊山西村》 五帝不相,三代不相襲。 《史記 · 秦始皇本紀》。又如:複用(重複運用);複沓(重複;重疊堆積)

英文 compound; complex;

5 夾層。

引证 道上。 《漢書 · 高帝紀》。師古曰:“上下有道,故曰之複。” 履中有木者,謂之舄。 《方言》 紅羅斗帳,四角垂香囊。 《玉臺新詠 · 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道行空,不霽何虹? 唐 · 杜牧《阿房宮賦》

例如 複道(樓閣間架空的通道);複道迴廊(高樓間或山岩險要處架空的通道、閣道和曲折迂迴的走廊);複哨(軍事用語。即二人爲一班的步哨);複賬(雙層的帷賬);複壁(兩層而中空的牆壁,可以藏匿人和物)

英文 double;

6 重疊。

引证 陶穴。 《詩 · 大雅 · 緜》

例如 複嶂(重疊的岩石山巒);複嶺(重疊的山峯);複屋(上古時代一種樓閣的建築);複閣(重疊的樓閣)

英文 overla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