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jiào ㄐㄧㄠˋ
车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U+8F83 CJK 基本汉字
汉典籍网

繁体

部首

车部

总笔画

10画

部外笔画

6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字

五行

五笔

LUQY86 、 LURY98

仓颉

KQYCK

郑码

HEOO

四角

40548

中文电码

6525

区位码

2947

统一码

8F83

笔画

1521413434 横、撇折、竖、提、点、横、撇、点、撇、捺

异体字

字概述

〕字拼音是(jiào),部首是车部,总笔画是10画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车、交”,五行属水。

〕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车,交声,本义是车箱两旁板上的横木。

〕字仓颉码是KQYCK,五笔是LUQY86 、 LURY98,四角号码是40548,郑码是HEOO,中文电码是6525,区位码是2947

〕字统一码(UNICODE)是8F8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十进制:36739,UTF-32:00008F83,UTF-8:E8BE83。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表中,序号1876,属常用字

〕字异体字是

字笔顺

撇折

字的意思

繁:

1 jiào ㄐㄧㄠˋ

基本解释

1 比。 例如~量( liàng )。~劲(亦作“叫劲”)。比~。计~。

2 对比着显得更进一层的。 例如成绩~佳。

3 明显。 例如~然(显明)。彰明~著。

4 大旨,大概。 例如~略。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交声。本义:车箱两旁板上的横木。士大夫以上的乘车,较上饰有曲铜钩。

2 同本义。

引证 以其隧之半为之崇。 《考工记 · 舆人》 猗重兮。 《诗 · 淇澳》。释文:“车两旁上出轼者。”

例如 重较(两重横木)

英文 cart' s beam;

3 车箱。

引证 金薄缪龙,为舆倚 《后汉书》

英文 compartment;

4 概略;大旨。

引证 此其大也。 《史记 · 货殖列传》 斯其大也。 嵇康《乐无哀乐论》

英文 outline; summary;

动词

5 较量。

引证 长短相 《老子》。释文:“较,较量深浅也。” 鲁人猎 《孟子 · 万章下》。注:“猎较者,田猎较夺禽兽。” 大车不 《史记 · 田完世家》。索隐:“较者,校量也。” 不敢与 《聊斋志异 · 促织》 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宋 · 苏洵《六国论》 死为苦。 清 · 林觉民《与妻书》 前此之仳离。 《广东军务记》 为之者少。 蔡元培《图画》

例如 较射(比较射技);较赛(比赛胜负);较艺(较量技艺);较估(比较估计);较量(比较衡量)

英文 compare;

6 计较 。

例如 较正(计较;争论);较名(计较声名地位);较计(计较)

英文 haggle over;

7 痊愈 。

例如 较可(疾病减轻;痊愈);较痊(痊愈)

英文 fully recover from an illness; be fully recovered;

8 用同“校”

9 考核;检验 。

例如 较阅(校阅);较对(校对核对);较覆(考核审查)

英文 check;

10 校勘,校订 。

例如 较正(校正;辩驳);较讹(校正错误)

英文 collate;

11 辩驳,较证 。

例如 较议(驳议);较论(论说;谈论;分辩;争论);较正(辩论是非)

英文 dispute;

12 差,减轻 。

例如 较好(亦作“较痊”。病情减轻);较可(亦作“效可”。病情减轻,病愈)

英文 lighter;

13 通“角”。竞逐。

引证 鲁人猎, 孔子亦猎 《孟子 · 万章下》。 赵岐注云:“猎较者,田猎相较夺禽兽,得之以祭,时俗所尚,以为吉祥

例如 较力(角力;比武);较猎(比赛谁打猎收获多);较竞(竞逐);较对(竞争对抗);较逐(角逐,竞争追求)

英文 contend;

形容词

14 通“皎”。明显。

引证 ,明也。 《广雅》 此其尤大彰明著者也。 《史记 · 伯夷传》 白气然。 《汉书 · 谷永传》

例如 较炳(较著。较明。显著明白);较然(明显的样子);较言(明白说明);较明(明显;明白);较近(明显切近)

英文 obviously; conspicuously;

15 正直。

引证 鹄之言者直也。射所以直己志。 《仪礼 · 大射仪》 兮。 《书 · 大传》。注:“谓直道者也。”

英文 honest;

副词

16 ◎略,稍为 。

例如 较别(特殊,特别);较亲(准确);较胜(准确;明白);水平较高;较约(概略);较略(大概;大体);较差。

英文 a little; slightly; comparatively;

介词

17 ◎用于两种事物的比较,相当于“比” 十年后之理想之见识,必较十年前为不同。——清· 吴研人《杂说》。又

例如 环境较前更为恶劣。

英文 compare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