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ㄅㄧˋ
土部 共16画 上下结构 U+58C1 CJK 基本汉字
汉典籍网

部首

土部

总笔画

16画

部外笔画

13画

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形声字

五行

五笔

NKUF

仓颉

SJG

郑码

XMSB

四角

70104

中文电码

1084

区位码

1758

统一码

58C1

笔画

5132514143112121 横折、横、撇、竖、横折、横、点、横、点、撇、横、横、竖、横、竖、横

异体字

𨐧

字概述

〕字拼音是(bì),部首是土部,总笔画是16画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辟、土”,五行属土。

〕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土,辟声,本义是墙壁。

〕字仓颉码是SJG,五笔是NKUF,四角号码是70104,郑码是XMSB,中文电码是1084,区位码是1758

〕字统一码(UNICODE)是58C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十进制:22721,UTF-32:000058C1,UTF-8:E5A381。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表中,序号3384,属常用字

〕字异体字是 𨐧

字笔顺

横折
横折

字的意思

1 ㄅㄧˋ

基本解释

1 墙。 例如四~。~报。~画。~挂。~毯。~橱。~灯。铜墙铁~。

2 指某些物体内部的表层。 例如胃~。肠~。

3 陡削的山崖。 例如峭~。~立。

4 军营的围墙。 例如~垒。坚~清野。作~上观(坐观双方成败,不帮助任何一方)。

5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辟声。本义:墙壁。

2 同本义。

引证 ,垣也。 《说文》 亦土也。 《风俗通》 垒于北落兮。 张衡《思玄赋》 家徒四立。 《汉书 · 司马相如传》 徘徊四顾,见虫伏上。 《聊斋志异 · 促织》

例如 壁有耳(指机密容易泄露,说话不可不慎。同“隔墙有耳”);壁中书(汉武帝时,鲁恭王为扩建其宫室而坏孔子故居,在夹壁墙中得古文《尚书》、《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凡数十卷,都是周时的古文写的,晋人称为科斗文。今《说文》中所收古文,大部分是依据壁中书);壁观(面壁;又指一意禅观,心如墙壁,一切妄想不能侵入)

英文 wall;

3 物体、身体或生物体等的外围结构的物质层 。

例如 试管内壁;肌壁;腹壁;细胞壁。

英文 wall;

4 军营;军营的围墙。

引证 及楚击 秦,诸将皆从上观。 《史记 · 项羽本纪》 帝(刘邦)晨驰入 韩信、 张耳,夺之军。 汉 · 班固《高帝纪上》

例如 壁死(死于营垒之中);壁门(军营大门)

英文 barracks and the enclosing walls of barrack;

5 陡峭的山崖。

引证 山四面峭拔起。 明 · 刘基《苦斋记》

例如 绝壁;峭壁;壁立千仞(形容山崖陡峻)

英文 cliff;

6 二十八宿之一,是北方七宿之一。

英文 one of the Chinese zodiacal constellations;

7 边,面。

引证 道与红娘:看哥哥行问汤药去也。 元 · 王实甫《西厢记》

例如 壁厢(边,旁)

英文 side;

动词

8 ◎驻扎魏王恐,使人出 晋鄙,留军壁 邺。——《史记·魏公子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