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gǎi ㄍㄞˇ
攵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6539 CJK 基本汉字
汉典籍网

部首

攵部

总笔画

7画

部外笔画

3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会意字

五行

2

五笔

NTY

仓颉

SUOK,SVOK

郑码

YYMO

四角

18740

中文电码

2395

区位码

2436

统一码

6539

笔画

5153134 横折、横、竖提、撇、横、撇、捺

异体字

𢻰𪻞

字概述

〕字拼音是(gǎi),部首是攵部,总笔画是7画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己、攵”,五行属2。

〕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 pū ),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是改变。

〕字仓颉码是SUOK,SVOK,五笔是NTY,四角号码是18740,郑码是YYMO,中文电码是2395,区位码是2436

〕字统一码(UNICODE)是653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十进制:25913,UTF-32:00006539,UTF-8:E694B9。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表中,序号908,属常用字

〕字异体字是 𢻰𪻞

字笔顺

横折
竖提

字的意思

1 gǎi ㄍㄞˇ

基本解释

1 变更,更换。 例如~变。更( gēng )~。~革。~造。~善。~弦更张。朝令夕~。~编。~写。纂~。

2 姓。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 pū ),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2 同本义。

引证 ,更也。 《说文》 敝予又为兮。 《诗 · 郑风 · 缁文》 葬也。 《公羊传 · 庄公三年》 回也不其乐。 《论语 · 雍也》 取一个挟之。 《仪礼 · 乡射礼》。注:“更也。” 居则请退可也。 《仪礼 · 士相见礼》 执政未 《国语 · 鲁语下》 前图未 《楚辞 · 九章 · 怀沙》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鬓毛衰。 唐 · 贺知章《回乡偶书》 盘庚不为怨者故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宋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例如 改容加饰(改变神气而加以奖饰);改适(改嫁);改教(改任执教);改律(改变法规);改视(改变看法;另眼相看);改节(改变节操)

英文 change;

3 改正;纠正。

引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之。 《论语 · 述而》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意。 《世说新语 · 自新》

例如 改励(改过自勉);改悟(醒悟改过);改悛(改悔)

英文 correct;

4 修改;修订 。

例如 衣服太大,往小里改一改;改作文;改文章;改纂(改写);改笔(指修改后的文字)

英文 revise;

副词

5 重新;再。

引证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造兮。 《诗 · 郑风 · 缁衣》

例如 改卜(重新占卜;另行选择);改口沓舌(重新转动舌头,改变原来的说法);改作(重制;另制);改析(重新划分);改撰(重新撰写)

英文 again; anew;

6 另行;改任。

引证 后公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明 ·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道 南吏部右侍郎。 《明史 · 海瑞传》

例如 改聚(另行增加民众);改置(另行设置);改授(另行授予官职);改除(另行授官);改取(另行采择)

英文 separately;

名词

7 ◎姓。